【www.lnhndf.com--中考】
2018年重庆中考已经结束了,大家关心的2018年重庆中考作文题目也已经公布了,今年和以前一样共有AB两卷四个作文题目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解读2018年重庆中考B卷作文的。
B卷
(适用于巫山、开县、綦江、万州、江津、潼南、黔江等)
以下两题选做一题
命题作文
《论语》中,子路问孔子:“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?”孔子答:“我。”子路反问道:“我不是很勇敢吗?”孔子说:“可我不仅勇敢,而且还勇于不敢呀!”
请以“敢与不敢”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
名师解析
王浩 |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、现主研国家级重点课题一项、主讲重庆市重点选修课《从写作到创作——作文教学从应试到素质的拓展》
对于今年B卷的作文题目,学生和老师的普遍反应是:这也太难了吧!
是不是真的难呢?我们发现是的!先让我们回忆一下过去五年的10篇命题(半命题)作文吧,如下:
(2013A)“微笑的味道”
(2013B)“阅读,真好”
(2014A)“为______画上________”
(2014B)“有你在我身后”
(2015A)“_________依然”
(2015B)“我们携手走进_______”
(2016A)“我毕竟走过”;
(2016B)“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”
(2017A)“_________让__________长久”
(2017B)“我,不只属于我”
这些作文有什么共同点?他们都是围绕“我”的“成长”展开,同学们只需要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提取、整合成一篇记叙文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。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重庆特有的,我们可以再横向看一下其他城市的作文题,请看10个教育相对还比较先进的城市2017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:
【北京】:“_____贵在真”
【上海】:“就这样,埋下一颗种子”
【广州】:“总会想起那张照片”
【深圳】:“我的动力源”
【天津】:“一段_____的旅程”
【南京】:“无情岁月有诗味”(30年后重回初中)
【杭州】:“本来我可以______”
【苏州】:“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”
【长沙】:材料“父母希望孩子有为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”
【成都】:续写“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。……”
看到这些题目,是不是依然只要围绕“我”的“成长”整合成一篇记叙文就很容易套作呢?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因为关于“我”“成长”的记叙文是最适宜这个年龄的孩子写的,初中的孩子身体、心智都在极速成熟的过程中,这个时候让他们审视自己的生命旅程,关照自己成长过程中与万事万物的“关系”非常重要。
所以对于初中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要求就是:能有感情、有画面地把事情讲清楚。
现在的中考作文命题思路完全是和这个要求吻合的。但用了那么多年,以中国人强大的规律总结能力,规律已经被一线教师和同学们完全掌握,必须要改革。改革从何处开始?从2018年6月12日的重庆中考语文B卷的命题作文开始。
我们首先可以明确的是,在“敢”与“不敢”这两个选项中,导语是有倾向的:“敢”是基础,“不敢”是比“敢”更进一步的追求。因此我们肯定不能只写某个方面,写两个方面的话也应该更侧重“不敢”的方面。
这个作文依然可以写记叙文。但这个记叙文很难拿准备好的事例去套作,需要重新审视挖掘自己的人生经历。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立意:
①选择“不敢”可能是因为有些事我们不能去做。比较容易想到的,是单纯地写敢做符合法律、规则和道德的事,不敢做违背法律、规则和道德的事,通过对比,展现出内心挣扎后的成长。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,但想写好不容易,可能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会事例生硬、思想刻板、结尾采用空洞的呼告式等。
②选择“不敢”还有可能是因为有些事我们不屑去做。因此更深层次的,我们可以想到“退让”。当你本可以畅快报复的时候,你释然了;当你本可以独占好处时,你放手了……这些事例如果能写好会更深刻。老子说“不敢为天下先”,如果前面那个立意偏儒家的话,这个就有些偏道家。这两个立意角度不分优劣,关键在行文,如何体现“敢”与“不敢”的矛盾,以及面对矛盾时自己的思考以及最后如何做出的决定。
然后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行文:
①日本经典民谣《神田川》中有句歌词说:“……在我年轻的时候/不知何为恐惧/只有你的温柔/会让我感到害怕……”亲人和师友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如此的重要,他们的存在让我们“有了铠甲,也有了软肋”,当我们面对抉择的时候,他们是如何在我们内心中起作用,催我们走向积极的一面,如果能深刻体现,那就更能打动读者。
②诺兰的《蝙蝠侠》中,蝙蝠侠布鲁斯·韦恩的好友瑞秋对他说:“你内心深处如何并不重要,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是谁。”我们的一生是和自己的“本我”分离、抗争、融合的一生,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的同学,关于“敢”与“不敢”结合自己的经历后肯定有更深刻的解读。如果说第一点是外部世界帮你做选择的话,第二点则是你同自己内心永恒的纠缠在起作用了。
那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呢?可以举的事例不局限于自身,那境界就显得更开阔些,思辨性就更强一些,还是要关照“敢”与“不敢”的矛盾产生时纠结,以及最终做出选择的原因。最好能回应材料,从材料层层展开。
其实这次考这类题型并不是突兀的,它承接了2017年B卷材料作文的思辨性,觉得今年的题目难的同学和老师可以再看看去年这个“三棵树”的材料。而且它又和高考进一步接轨,突出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每次中高考之后,都有人在网上吹嘘欧美的考试如何“人性”,比如法国的哲学思辨类作文题就被捧得很高,这次我们重庆的伟大尝试,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。
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,最主要就好在它不是背几篇范文就能应付,而是只有那些多读书、爱思考的孩子才能真正拿到高分。
2018年考生想要了解更多2018年中考作文,可点击查看全国2018年中考作文题目的信息。
【温馨提示】大家也可关注精品中考门户网,我们会随时发出2018年中考招考、中考录取的最新动态。在这里预祝大家能够顺利升学,金榜题名!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lnhndf.com/chuzhong/1516.html